《三国志》译文 翻译:魏书·杨阜传

《三国志》译文 翻译:魏书·杨阜传

尉悟迪 2024-11-12 百科资讯 193 次浏览 0个评论

《三国志》译文 翻译:魏书·杨阜传


《三国志》译文 翻译:魏书·杨阜传


《三国志》译文 翻译:魏书·杨阜传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县人。初任州从事,被凉州牧韦端派遣至许昌,后任命为安定长史。从许昌返回,诸将领询问他袁绍与曹操谁将胜出,杨阜断言:“袁公宽缓但优柔寡断,虽有计谋但不果断,因此无威信,常失败。虽势力强大,终难成大业。曹公则雄才大略,行事果断,法纪严明,兵强马壮,任用奇才,使其各尽其能,故定能成就大业。”杨阜不欲任长史,遂辞官。韦端再次征召他为太仆。其子韦康任刺史,又召杨阜为别驾。后举为孝廉,于丞相府供职,州里奏表留杨阜参谋军事。


《三国志》译文 翻译:魏书·杨阜传


  马超战败于渭南,逃至边塞胡人处,曹操追击至安定,苏伯又在河间反叛。曹操欲东返,杨阜作为使节在曹营,向曹操建言:“马超勇猛如韩信、黥布,深受羌、胡等少数民族拥戴,西部边境皆畏其威。若大军撤离后不作周密准备,陇上诸郡恐将不再为国家所有。”曹操深表赞同,但军队撤得太仓促,未及周密部署。马超遂率各部胡人首领攻陇上诸郡,诸郡响应,唯冀城坚守。马超集中陇右兵力,张鲁派大将杨昂助之,万余人攻城。杨阜率宗族子弟中能战者千余人,并让从弟杨岳筑偃月营于城上,与马超苦战,自正月至八月,守城不屈,救兵不至。州里派别驾阎温逃水路求援,却被马超杀害。刺史、太守惊惶,考虑投降。杨阜泪劝:“我率父兄子弟以节义相励,死守不降,田单死守,犹未如此坚固。今若弃功名,自蒙不义之名,我愿以死相守。”刺史、太守终派人求降,开门让马超入城。


《三国志》译文 翻译:魏书·杨阜传


  马超进城后,擒杨岳,令杨昂杀刺史、太守。杨阜心怀复仇之志,但未得时机。不久告假请求埋葬亡妻。其外兄姜叙屯兵历城,杨阜自幼长其家。见姜叙及母,述冀城陷落经过,悲泣不已。姜叙问:“何以如此悲恸?”杨阜答:“守城不守,君长死而不能同命,我何面目活?马超背父背国,屠杀将士,岂止我耻,全州士大夫皆蒙羞。您管一方兵权而不讨贼,是为‘赵盾弑其君’。马超虽强,然不守信义,部内矛盾重重,故败之不难。”姜叙之母感其言,促姜叙听从杨阜之劝。二人定计,联络同乡姜隐、赵昂、尹奉、姚琼、孔信,及武都人李俊、王灵等,共谋讨伐马超。又派从弟谟至冀城告知杨岳内情,并联络安定梁宽、南安赵衢、庞恭等。誓后,于建安十七年(212)九月,杨阜与姜叙在卤城起兵。马超闻讯亲征。赵衢、庞恭救出杨岳,闭冀城,擒马超妻儿。马超攻历城,擒姜叙之母。姜母骂曰:“汝逆子,叛父之贼,天地不容,不死何为?有何面目见人!”马超大怒,杀之。杨阜与马超战,五处受伤,宗族兄弟死七人。

  马超南逃,投张鲁。陇右平定,曹操封赏讨伐马超之功臣,十一人封侯。杨阜为关内侯,辞曰:“我未保州君,死未尽节。于义应罢黜,于法应诛。马超未死,实无权受爵禄。”曹操曰:“君与君臣共成大功,西土至今诵之,美谈也。子贡辞赏,孔子以为非。君忠报国,可嘉。姜叙之母促叙起兵,亦明也。贤哉!贤哉!良史录忠义,不忘尔节。”曹操征汉中,任杨阜为益州刺史。回洛阳,又任金城太守,未赴任,转任武都太守。


《三国志》译文 翻译:魏书·杨阜传


  武都近西蜀,杨阜请依龚遂法,只抚不征。刘备遣张飞、马超等逼下辩,氐族雷定等七翕应马超。曹操遣都护曹洪击马超,败之。曹洪设宴,令歌女薄衣踏鼓,众笑。杨阜斥曰:“男女有别,国之大节,岂可在众前露女体?夏桀、商纣之乱,未及此也。”愤然离席。曹洪即下令女伎罢演,再请杨阜还座。众皆肃然。刘备攻汉中,逼下辩。曹操虑武都近敌,欲迁民内地,虑官兵恋土。杨阜有威,迁移顺利,至京兆、扶风、天水等界内者万余户。治所移至小槐里,百姓扶老携幼随之。杨阜守郡仅抓大事,下属不敢欺。魏文帝曹丕问侍中刘晔等:“武都太守如何?”皆赞其德才兼备。未及重用,曹丕卒。杨阜在郡职十几年,召为城门校尉。见魏明帝戴绣帽,着缥绫半袖,问曰:“何礼?”明帝默不作答,后不按礼法不敢见杨阜。迁作将作大匠。魏明帝大兴土木,选美女入后宫,又出猎。秋,大雨雷电,鸟雀多死。杨阜上书曰:“君主圣明,臣敢直言。唐尧、虞舜皆圣君,公开纳谏。大禹多功而宫室窄,成汤旱灾自责,周文王礼妻,汉文帝尚节俭,着布衣。皆能纳善,为子孙谋。愿陛下行武皇开拓之业,守文皇传统,效古贤政,避末代恶政。善政尚节俭,重民生;恶政随心所欲。愿察古今治乱,省悟近代变故,警惕之。汉桓、灵不废汉法,太祖无机会。陛下三思而行,慎出入。以古为鉴,易行。近日大雨,多生灵死。雷电击雀,天地神罚帝王。应深省,是圣人之教。愿陛下早思,慎初。效汉孝文让惠帝后宫佳丽嫁人,放出新选美女。近日征入宫女,闻不驯,宜长远计。”


《三国志》译文 翻译:魏书·杨阜传


  雍丘王曹植怨重,认为藩王间城府太甚,杨阜又上书,略陈九族亲戚大义。魏明帝诏回杨阜曰:“览密表,述古明王业绩,讽今政,辞诚心坦。我思补过,将正之,当虑之。苦言忠告,尤嘉。”后迁少府。时大司马曹真伐蜀,遇雨不得进。杨阜上疏曰:“昔周文王有赤乌,犹忧黄昏不食。武王伐纣有白鱼入舟,君臣变色。吉兆尚忧,何况灾异?今吴、蜀未平,天灾频仍,陛下应深省,专精应之,侧席而坐,示德行,尚节俭。大军遇雨阻险峻,多日。转运艰,费多,无继则违愿。《左传》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困山谷进退不得,非兵道。武王见白鱼还师,殷商终灭,知天意。今歉收,民饥,应告示,减宫庭食衣技巧,皆可免。昔邵信臣太平,犹奏减余食。今军不足,应节俭。”明帝诏诸军回。后诏议便民政。杨阜曰:“善政在任人唯贤,振国在农。若置贤不顾,用亲信,最坏政。若大兴土木,妨民劳作,伤农。工匠不务正业,竞奇巧,奉私欲,最害国本。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今官吏治国不知基本,好烦琐严厉,最乱民。急除‘忘治、害农、伤本、乱民’之弊,昭示公卿百官及各州郡、藩国,举贤良方正、朴实敦厚之士,求贤重要办法。”杨阜又上书请失宠宫人出宫,召御府吏问后宫人数。御府吏守旧法曰:“此秘,不可泄。”杨阜怒杖一百,斥曰:“国家不排九卿于机密外,岂有小吏知秘,九卿不知?”明帝更畏杨阜。明帝爱女曹淑夭折,哀之,封平原公主,修庙洛阳,葬南陵。明帝欲送丧,杨阜上书曰:“文帝、武宣后死,陛下不送,以国为重,备变。何为一孩送丧?”明帝不听。

  明帝营新宫许昌,又建洛阳宫观,杨阜上疏曰:“尧居茅屋而天下安,禹住低宫而百姓乐。古圣王无为自己建豪华宫而劳民。夏桀筑璇室、象廊,商纣建倾宫、鹿台,亡国丧身。楚灵王因筑章华台祸及己;秦始皇营阿房宫,祸及子,天下叛,二世亡。不恤民只图己乐者无不亡。陛下应效法尧、舜、禹、商汤、文王、武王,取夏桀、殷纣、楚灵、秦始皇之鉴。高居应修德行。”

  要慎守王位,承祖业。不然,巍巍皇权,岌岌可危。不早晚警惕,抚恤臣民,仍自我逸乐,崇尚华丽宫室,必有颠覆危亡之祸。《周易·丰卦》曰:‘起大屋,蔽家人,外望无人。’大王应以天下为家,言大屋无人,是祸征。今吴、蜀二贼合,危国,十万大军,东西奔走,边境无宁日。农民不生产,面有饥色。陛下不忧大事,大兴土木,无止。若国亡臣存,吾不言。但君为首,臣为肢,存亡一体,生死与共。《孝经》曰:‘天子有敢直谏臣七人,治国不当,不失天下。’愚怯,岂敢失臣节?言不切直,不动陛下。若不听,恐祖业败亡。若死能益国,死犹生。敲棺劝谏,待戮。”明帝感其忠言,亲诏答之。每朝会,杨阜侃侃而谈,以天下为己任,反复谏诤,明帝不听,乞辞职未允。杨阜卒,家无余财。孙杨豹嗣。

《三国志》译文 翻译:魏书·杨阜传

转载请注明来自嘉倩网,本文标题:《《三国志》译文 翻译:魏书·杨阜传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