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投诉:0371-23388315
监督电话:13393812315
中国消费网 河南消费网 中国消费者协会 河南省消费者协会 全国打假网 中国新闻网 河南市场监管 中国质量新闻网
滚动资讯:
首页 要闻 为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买单”须谨慎

为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买单”须谨慎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3-06-13 阅读:408

作为学生和家长的“大考”,高考已逐渐转变为包含备考“持久战”、应考“速决战”、考后“信息战”的“总体战”。作为其中关键环节之一,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已成为部分家庭应对考后“信息战”的重要选项。但这项指导服务究竟“能不能用”“该不该用”“怎么使用”“如何避险”,已成为热议话题。对此,笔者建议考生和家长做到“知己知彼”“量力而行”“科学统筹”,根据自身情况理性判断是否选择该服务。

知己知彼,避免盲目消费

对于多数准备选择志愿填报指导服务的家庭而言,面对高考招录新规则时的“毫无头绪”,是诱发其消费的主因之一。为此,了解自身“需要什么”及机构“能做什么”,是考生及家长避免盲目“入坑”的第一道防线。

笔者通过调研梳理发现,多数相关指导服务机构目前基本上做了三件事。一是对高校综合概况、相关专业发展潜力、学生一般发展方向进行模块化的初步分析。其间,机构主要通过集中收集公开信息对家庭认识盲区进行补白,形成考生及家长对具体高校、专业的基本印象和选择倾向。二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相关测评。机构大体采用成熟量表或相关软件描绘考生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综合素养等指标,让学生对自己潜在的发展方向建立初步认识。三是依据考生分数,并结合历年招生分数进行志愿匹配,预估考生录取院校层次和专业志愿组。但此种匹配只是预估,与具体院校、专业的录取分数波动无法完全对应。

志愿填报服务市场之所以快速发展,正是因为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服务不对称,由此催生了专业服务的需求。但需要指出的是,在主要信息源公开可见的情况下,是否选择购买服务需理性对待——自己是否有能力、有精力运用机构提供的方法自主作业?万不可盲目相信机构的焦虑渲染与自我包装。

量力而行,避免冲动消费

多数准备选择指导服务的家庭,通常是希望在志愿填报过程中“不留遗憾”,也或怀有“捡漏”的侥幸心态。为此,了解自身实际和国家法律法规是考生及家长避免冲动“入坑”的第二道防线。

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实际上是机构或个人针对考生和家长诉求开展的营利活动,消费风险始终存在。要知道,绝大多数指导服务是在考生已经获知考试成绩后启动的。在学校、专业倾向明确的前提下,“捡漏”是小概率事件,为此支付高额服务费用性价比极低。广大考生,特别是家长一定要结合家庭经济实际情况作出理性决策,切不可相互攀比,冲动消费。有时候,看似“不留遗憾”的选择,实则事倍功半、加重考生心理负担,甚至不利于养成子女健康消费观和价值观。

对于部分低分段考生和其家长而言,还应注意“假指导、真中介”“低分高录”等一系列陷阱。考生和家长要明确高考志愿仅涉及普通全日制招生。凡服务机构鼓吹的非全日制学历教育,都是为社会办学机构“拉人头”,其推荐的留学项目也均为商业中介。我国高考录取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高考志愿依法按照排位从高到低投档,并不存在人为操作的可能性。换言之,任何机构提出的保证录取承诺都是骗局,任何机构吹嘘的“与高校招生机构约定”及“低分高录”等“特殊渠道”也均不可信。

科学统筹,完成自主填报

由于许多考生和家长对各院校的专业设置、具体学习内容及未来就业等情况并不了解,填报志愿时比较迷茫;再加上一些机构的虚假宣传、夸大宣传,营造出一种“填报志愿必须找专业机构”的社会假象,容易给考生和家长造成误解。那么,考生和家长能在不依赖机构的情况下自主完成志愿填报吗?又有哪些渠道可以保障自主填报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呢?

笔者认为,广大考生和家长可以利用公开数据和免费工具,实现目前绝大多数机构提供的核心服务,这也是避免考生及家长“入坑”的第三道防线。家长只需提供合理意见参考和适时疏导,确保数据准确、操作谨慎、决策科学即可。事实上,所谓填报软件依靠的大数据,均为学校官网、教育部网站和阳光高考平台上的公开信息。

对于广大考生和家长更关心的高校、专业信息和志愿匹配问题,应首先关注由各省级地方教育考试机关官方网站发布的公益性“高考志愿辅助系统”、各地发布的普通高校志愿填报指南以及高校官网招生网页等。一般来说,官方开发的“高考志愿辅助系统”兼具权威性、便捷性和精准性。在功能上,这些系统可以满足各地考生查询各校招生简章、在地招生计划、历年各批次控制分数、“一分一段表”、上一年度各高校专业组本地录取最低分及累计人数等基本信息。不仅如此,部分地方系统还具备筛选功能,考生可以根据成绩、排名、专业等相关信息,筛选符合条件且有意向的院校,模拟生成志愿填报草稿,为最终决断提供参考。对于尚未开发类似系统地区的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大学生就业在线”“掌上高考”等小程序开展院校对比、专业对比。这些程序也设有专业咨询、模拟填报等模块,同样能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

同时,各省市每年都会发布普通高校志愿填报指南,这是各地覆盖率最高的志愿填报工具书,权威和准确性毋庸置疑,也是部分不熟悉互联网或数字工具的家长了解相关志愿信息的主渠道。仔细阅读分析相关志愿信息,是报好高考志愿最有力的支撑之一。

  • 维权投诉:0371-23388315
  • 监督电话:13393812315
  • 投诉邮箱:13598786000@163.com
  • 投诉模板:点击下载
  • 一、如何投诉
    (1)通过pc终端(电脑)和移动终端(手机),都可以向开封消费网适时投诉。
    (2)通过pc终端(电脑)投诉:确认您选择的是开封消费网(http://www.kfxfw.cn/),点击进入公开和解频道或网站首页右上角的 我要投诉 按钮,进入投诉页面。
    (3)通过移动终端(手机)投诉:请在手机百度搜索上登陆开封消费网,点击进入公开和解频道或网站首页右上角的 我要投诉 按钮,进入投诉页面。
    (4)仔细阅读 投诉必读 。
    (5)填写投诉信息。个人资料、被投诉对象资料、详细投诉内容及投诉请求等,请完整填写(如确实无法填写的内容,可用任意字母代替)。内容必须客观真实,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不得故意损害被投诉企业声誉,甚至对投诉对象恶意诽谤。如有相关证据,请通过微信、邮箱或网页上传的方式提交。(注:如果投诉内容较多,请先在文档上写清楚再复制粘贴到投诉页面上,避免因页面打开时间过长使页面过期,导致投诉信息提交不成功)。
    (6)提交投诉。点击页面下方 提交 按钮,如果页面中间出现一个 你的资料已提交!在审核中 的对话框,表示你的投诉已经提交成功。(注:已提交的投诉信息不同步在页面上显示)
    二、投诉人联系方式的重要性
    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是网站与您联系的重要途径,请您在投诉时必须填写真实的,而且是常用的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以便网站及时向您核实相关信息,反馈投诉处理情况,或者便于开封消费者工作人员开展调查。
    三、如何查看投诉处理结果
    1、进入 投诉受理 按钮。
    2、向本网在线咨询或者邮件咨询,邮箱地址:kfxfw315@163.com

    微信公众号:


    投诉必读 消费咨询指南 版权声明 网站介绍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本网工作人员

    开封消费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19357号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汉兴路汉兴上品 电话:0371-23388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