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不正”的广告一直饱受人们的热议。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思想的开放。广告词也更是“另有深意”。但广告的目的不仅是对商品带来有效价值更要引导大众拥有正确的消费观。
近日,京东金融一则借贷广告就引发了不少网友的争议,指责内容有违三观。12月15日,京东金融APP发文致歉,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但是总览近些年不少金融平台的借贷广告,严重误导年轻人的价值观和消费观的也不少,先后也遭受不少网民的投诉和举报。
例如,某景区曾经宣传“穿着短裙女性半价特惠入园”,某吸尘器广告“爱做家务的女人最有魅力”,房地产广告为了证明房产“六证齐全”,竟不惜背上恶俗的名声,将广告词打出“六个一起上,包你满意!”殊不知,这些恶俗广告已经踩到了法律的红线。
《广告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以健康的表现形式表达广告内容,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第九条第七款规定:“(不得)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
广告作为产品宣传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商家竞争的重要手段。新颖别致的广告创意是吸引眼球的资本,但一些商家为了广告能抓人眼球,置《广告法》中关于广告不得含有违背社会良好风尚的规定于不顾,用此类“三观不正”的广告吸引注意力,甚至制造话题,已经涉嫌触犯法律。
而这些低俗广告无非就是“蹭热点”行为。当今蹭社会热点借势营销成功的案例不是没有,但总该有个尺度和底线,有方式也有讲究。最终主旨思想不歪不斜才算是一则可为产品宣传的合格广告。
三观不正的恶俗广告其实是在挑战法律和道德文明。恶俗广告不仅践踏了广告文化,还造成精神污染。对恶俗广告,有关部门当依法清理“斧正”,用法律、道德、文明“空气清新剂”依法清除,不仅要禁止播发此类恶俗广告,而且要依法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