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四年级语文上册《日积月累》注解整理及假期预习指南
内容:
第一单元
《鹿柴》
- 原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注释:空阔的山林里看不见人,只听见有人在说话。夕阳返照的光射入深林,又洒落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 拓展: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山林静谧之美。
第二单元
- 名言警句: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注释:好问则裕,自用则小:遇到难疑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主观武断,就办不成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广博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即便是有智慧有才能的人,也是不学习就不会有所成就,不求教就不会知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出来就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 拓展延伸:更多关于勤学好问的名人名言。
第三单元
- 谚语:立了秋,把扇丢。二八月,乱穿衣。夏雨少,秋霜早。八月里来雁门开,燕儿脚上带霜来。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 注释:立秋后,天气渐渐凉爽,不再需要使用扇子。初春和初秋时,气温不稳定,昼夜温差大,因此要注意穿着。夏天的雨如果少,那么秋天霜就来得早。每年农历八月,候鸟如大雁开始南迁。每下一场秋雨,天气就会变冷,下很多场秋雨后就要穿棉袄了。北方一些地区农历八月九月很暖和,十月里还像春天一样温暖。
- 拓展延伸:更多关于秋天的谚语。
第四单元
- 古诗:《嫦娥》唐 李商隐
- 注释:诗描绘了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了诗人的自伤之情。
第六单元
- 格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注释:人和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时机难得,必须抓紧不可错过。开始相差得很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病毒常因饮食不注意而入侵,灾祸往往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一句话说出来,就是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
第七单元
- 古诗:《别董大》唐 高适
- 注释:前两句借景抒情,描写凄凉景象,烘托出董大所处环境的恶劣和游子的惆怅。后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于慰籍中充满信心和力量。
第八单元
- 成语:眉清目秀、亭亭玉立、明眸皓齿、文质彬彬、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膀大腰圆、短小精悍、容光焕发、慈眉善目、老态龙钟。
- 注释:这些成语都是描述人物外貌的。
- 拓展延伸:更多描述人物外貌的成语。
图片: [插入图片,这里无法直接展示,请按照提供的链接下载并插入相应位置]
希望这份注解整理能帮助同学们在假期中提前预习,开学后更加轻松应对语文学习。
转载请注明来自嘉倩网,本文标题:《四年级语文上册《日积月累》注解整理,假期可提前预习理解背诵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