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老师中班心理健康教案《保持好心情》

屈老师中班心理健康教案《保持好心情》

殷千桀 2024-12-13 百科资讯 527 次浏览 0个评论

屈老师中班心理健康教案《保持好心情》

教案内容

活动目标

  1. 通过说说、画画的方式,学会识别和理解不同的情绪,特别是如何将不愉快的心情转化为愉快的心情。
  2. 能够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情感表达的能力。

屈老师中班心理健康教案《保持好心情》

活动准备

小兔布偶一个、大树模型一棵、树叶状彩纸若干、记号笔、PPT展示、幼儿人手一份笑脸和哭脸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入情绪概念

通过小兔布偶展示不同的面部表情,引入“笑脸”和“哭脸”的概念,让幼儿初步了解开心和不开心的两种基本情绪。

二、幼儿情绪表达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笑脸”或“哭脸”图片,并简单说明原因,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和识别能力。

三、分析与寻找解决方法

  1. 分析原因:针对选择“哭脸”的幼儿,询问他们不开心的原因,进行情感共鸣和初步的情绪疏导。
  2. 寻找解决方法: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应对不愉快心情的方法,如吃糖果、听音乐、找朋友聊天等,为下一步的情绪管理做好铺垫。

四、关心小朋友

  1. 倾听:请幼儿分享他们觉得班级中哪位小朋友可能心情不好,并尝试猜测原因。
  2. 帮助: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帮助这位小朋友,如送上一句关心的话、一个拥抱等。
  3. 创作:鼓励幼儿用树叶状的彩纸和记号笔,画出帮助小朋友快乐起来的办法,并黏贴在大树模型上,象征心情树。

五、延伸环节

将心情树放置在班级的心育墙上,当有人心情不佳时,可以过去看看这些办法,或许能让心情变得好起来。

活动反思

通过小兔布偶和情绪图片的引入,幼儿能够快速进入情绪管理的主题。在分享环节,幼儿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体现出情感表达能力的提升。在关心小朋友的环节中,幼儿不仅学会了关心他人,还通过创作将帮助他人的方法可视化,增强了情绪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保持着积极、正面的态度,为幼儿树立了良好的情绪管理榜样。

转载请注明来自嘉倩网,本文标题:《屈老师中班心理健康教案《保持好心情》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