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个“大胃王”甜菜夜蛾,菜农朋友们在实际生产中应该如何“对付”这种害虫呢?以下是防治策略:
利用甜菜夜蛾性诱剂监测田间成虫发生动态,选择有代表性的菜地对卵和幼虫进行田间系统调查,预测甜菜夜蛾发生期、发生量,并确定防治适期。
合理安排农作物及蔬菜布局,实行间作套种或轮作模式,减少甜菜夜蛾嗜食作物的单一大面积种植。及时清除菜田的残枝落叶及杂草,集中深埋或沤肥。及时中耕与合理浇灌,破坏其化蛹场所。适时浇水,提高田间湿度,有利于致病微生物对害虫的寄生。在产卵高峰期至孵化初期,特别是蔬菜移栽后第1代幼虫发生较为整齐时,人工摘除卵块及低龄幼虫聚集较多的叶片。
使用防虫网或塑料大棚栽培。地膜覆盖有利于保温和保湿,造成不利于蛹羽化的生境。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甜菜夜蛾成虫,每台功率为30W的杀虫灯可控制2.00~3.33hm2菜田。
在甜菜夜蛾发生初期(虫龄3龄及以下),选用10亿PIB/mL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500倍液、10亿PIB/mL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500倍液或含孢子100亿个/g金龟子绿僵菌油悬浮剂1000倍液喷施,连喷2次,间隔7天,在阴天或黄昏时重点喷施植株新生部位及叶背。也可在甜菜夜蛾卵期及卵孵化初期的早晨和傍晚释放寄生蜂,如马尼拉陡胸茧蜂1.5万头/公顷,共释放3~4次。利用甜菜夜蛾性引诱剂进行诱集(15个/公顷),每亩放置1个性诱捕器,诱捕器底部距离作物顶部20cm,30天左右更换1次诱芯。
甜菜夜蛾的幼虫期,尤其是卵孵化高峰期或初孵幼虫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施药应在傍晚或清晨为宜,喷雾要均匀周到,使植株全面着药,并严格控制施用量和安全间隔期。
推荐药剂有: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0%虫螨腈悬浮剂、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150g/L茚虫威悬浮剂、240g/L甲氧虫酰肼悬浮剂、5%虱螨脲乳油、22%氰氟虫腙悬浮剂、20%氟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等。
此外,可利用增效剂、渗透剂与农药混用,如加入0.1%的有机硅喷雾助剂Ag-64(倍效),按二次稀释法混匀后喷雾,可减少药量25%,降低药液量50%。
作者:王攀 望勇 司升云
单位: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注:本文图片均由司云升老师提供,转载请注明。
转载请注明来自嘉倩网,本文标题:《吃的又多又杂!“大胃王”甜菜夜蛾,菜农应该如何对付你? 》